91手机网 行业 科技先行,场景为本: 5G+区块链技术在外汇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先行,场景为本: 5G+区块链技术在外汇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系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 葛辛晶

近年来,区块链以其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新型计算机技术,去中心化、全网记录、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可靠等技术特点,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技术浪潮。根据《5G+区块链融合发展与应用白皮书(2020)》指出,5G和区块链技术两项技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5G网络的高速、低延时、高可靠特性提高区块链性能;而区块链去中心化工作模式对5G网络安全性提供保障,并提升数据价值。由此可见,5G和区块链技术结合有利于数字化社会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

“5G+区块链技术”

在外汇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

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高事中事后监管质效。微观监管是基于金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外部性等基本假设存在的,加强微观监管目的是维护可兑换政策框架的稳定性和可信度,维护外汇市场的竞争秩序。随着5G网络承载能力的大幅提升,利用5G终端开展高精度信息采样和大数据智能分析也成为可能,如将跨部门统计数据、WIND等第三方统计数据纳入监测分析平台,信息采集范围的扩大及综合利用,有助于长臂监管、穿透式监管及真实性审核等非现场管理措施的实现,提高监管质效。

提升登记备案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不可篡改、不可删除、可追溯等特性,可以为跨部门外汇管理登记备案等提供可信的数据互通能力。在5G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大大提升资本项目登记备案互通互信的效率,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和脚底成本,有助于登记备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推进数据跨部门综合应用,同时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

优化业务办理服务,丰富数据监测可视化展示。未来更多的政务数据信息将以视频或AR或VR影像呈现,5G有助于实现新型的、立体化的业务办理服务;同时在非现场监测分析环节,可视化的监测分析结果展示,将为外汇管理部门监测分析和决策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感受,为系统重要性机构和行业的监测提质增效。

“5G+区块链技术”

在外汇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

技术层面:底层技术应用已得到应用推广。一是“区块链+跨境金融服务”底层技术已在外汇管理领域得到应用推广。外汇局早已于2019年3月份利用人民银行下属的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以“出口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和“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服务”为切入点,2020年又开启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真实性审核应用场景试点,搭建了监管部门、银行、企业等广泛参与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该平台试点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二是5G应用场景路线已经开始规划。2020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我国正式进入5G时代。根据《5G核心网前沿报告(2019年)》,从5G产业链目前发展现状看,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网络侧均具备商用条件。因此,“5G+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在技术层面已具备应用基矗

操作层面:大数据信息化应用已奠定了必要基矗一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通了信息“孤岛”。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各个地区、各个部门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如商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外商投资备案加工商登记“一口办理”就是打破了两部门原来的信息“孤岛”,实现了电子数据系统的互通。二是六部门联合年报为跨部门协同监管奠定了基矗2018年由商务部门牵头,商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统计局、外汇局六部门联合开展2018年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经营信息联合报告工作,取代了外汇局单独开展的FDI存量权益登记。六部门在数据填报、信息共享、信息公示、联合监管和数据应用等合作方面形成了初步的合作体系。三是公示系统和平台可以为事中事后统计监测提供辅助支撑。据调查,外商投资外汇登记上游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环节生成的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外公示,其中涵盖企业营业执照信息、股东及出资信息、主要人员信息、变更信息等,同时该系统信息已经广泛用于辅助银行办理信贷业务和贷后管理,因此用其为外商投资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较为可靠。外商投资诚信档案系统和公示平台则涵盖了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诚信信息的负面清单,有利于外汇管理部门监管过程中,作为辅助手段对外商投资企业开展监测分析。以上信息为公示信息,采集使用更加便利。

趋势层面:未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将推动“5G+区块链技术”融合在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领域的应用。随着《外商投资法》的颁布实施、深化“放管服”为抓手的营商环境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的出台,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同时,从“放管服”各项改革措施的要求来看,未来跨部门联合监管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市场化机制的不断放开,仅依靠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已无法做到有效防控风险,这就倒逼外汇管理部门必须采用高科技手段,丰富数据采集渠道,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强化数据综合利用质效,进一步来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监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5G+区块链技术”

在外汇管理中的场景应用设计

参与主体。在应用初期,参与主体包含外汇管理部门、银行、企业;未来在跨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机制建立的基础上,加入商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海关等部门。

场景应用。通过使用5G+区块链融合技术,提高政务办理效率,降低交易真实性审核的难度,使系统重要性机构和行业的穿透式监管成为可能。

场景一:外商直接投资基本信息管理。以目前“多证合一”、“单一窗口”为基础,利用区块链技术,企业、银行和各管理部门签订智能合约,将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信息上链管理,即企业在工商管理部门申请企业新设/变更登记信息上链,商务、外汇、税务、银行等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配发公钥,以实现对相关信息的查询、监测和核查,以减少跨部门信息传递速度慢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各监管部门将各自出具的企业负面信息上链,以实现对企业信息的综合披露。利用5G技术,开展云计算、模拟显示、智能评估等,提高企业服务和管理效率。此应用场景,也可拓展至对外直接投资基本信息管理、FDI跨部门联合年报等。

场景二:资本项目结汇支付真实性核验。基于目前货物贸易单证核验的区块链底层技术,企业、银行和各管理部门签订智能合约,引入资本项目资金用途相关凭证,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各级外汇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能配发公钥,以实现对银行、企业办理资本项目支付业务的真实性及合规性进行交互核验,防范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风险。一是采用支付结汇和意愿结汇的交易。由银行将发票、预付款合同、支付交易对手代码和名称、结汇资金来源属性代码、结汇资金用途等信息上链。二是采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结汇的交易。分别由企业将发票、预付款合同等信息上链;由银行根据结汇待支付账户支出信息将支付交易对手代码和名称、结汇资金来源属性代码、结汇资金用途等信息上链。同时,利用5G技术,开展云计算、企业资本项目资金使用智能分析,一方面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对企业外债、资本金、

国内外汇贷款结汇用途的合理性进行核查,进而辅助筛查异常结汇线索;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结汇资金流向、资金使用速率和规模等信息,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进而对跨境资金流动形成预判。

场景三:系统重要性机构和系统重要性行业的资本项目监测分析。基于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资本项目结汇支付区块链框架,将不同区块链平台信息进行连接,同时引入外汇管理部门跨境收支数据、第三方平台(如wind等)对外公开披露信息(如境外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等),对系统重要性机构和重要性行业的资本项目运作及资本项目跨境资金流动进行监测和分析。

场景四: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场景。目前,跨国公司可以根据经营需要开立国内、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开展境内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境外外汇资金境内归集、外债及对外放款额度集中调配、经常项下集中收付、经常项下轧差净额结算业务,集中管理境内外成员企业外汇资金。如果通过区块链系统办理账户收支、成员企业、银行申报外汇收支信息,业务合作银行可通过区块链系统管理净融入、净融出规模、外债、对外放款额度集中调配情况,外汇局可通过区块链系统监测企业跨国公司相关经营活动。也就是说,采用区块链技术后,数据安全性可以得到更高程度的保证,数据可追溯性大大增强。区块链技术应用可以缩减机构服务成本,可实现自动同步和审计功能,极大地降低参与方之间对账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场景五:提运单、仓单查询系统的外汇业务场景。目前,上海、深圳、重庆等地正在大力推行离岸转手买卖。提运单、仓单是企业办理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收付款的最重要凭证。目前的实际业务中,外汇局和银行无法获取是否重复使用提运单、仓单的情况。采用区块链技术后,银行可在业务办理前发现单据是否被使用,可以避免重复使用单据,可以有效避免企业虚构贸易背景套利行为的发生。由此。上海要真正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应该进一步面向未来,抓住现代金融科技(包括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核心环节,进一步加强面向数字金融时代的支付清算,存管结算、交易报告库和中央对手方,以实现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低的系统性风险概率。

“5G+区块链技术”

具体实施步骤

“5G+区块链技术”融合应用在外汇管理工作实践,需要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主要从短期和长远两方面来实施。

短期规划。以防范交易风险,提升外汇管理服务和监测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

一是利用现有底层技术,实现外汇管理单证交互核验。先在目前“出口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和“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服务”两项区块链应用场景和区块链技术底层框架的基础上,引入资本项目结汇支付交易单证,实现单证交互核验。

二是利用单一场景,积累“5G+区块链技术”应用经验。根据单一场景需求,搭建独立区块链底层框架,如在跨部门协同监管框架内,跨监管部门搭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基本信息管理平台,开展数据去中心化采集和使用试点;汇银企搭建资本项目结汇支付交易单证核验平台,防范资本项目结汇支付风险。

长远规划。以有效实施“两位一体”监管框架,提升系统重要性机构和系统重要性行业穿透式监管质效为主要目标。

一是引入更多交易数据,实现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合理性核查。引入资本项目账户内结汇申报信息和结汇待支付支出申报信息,利用5G技术的大数据智能化分析,实现对资本项目结汇支付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合理性审核。

二是探索跨区块链交互信息综合利用和智能模拟显示。一方面,需要开展资本项目跨区块链综合应用探索,如将企业基本信息管理和交易信息管理进行综合监测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借助5G技术,提高数据综合监测分析的效率、全量数据多维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如企业股权架构变动的时间序列动态显示,外商投资来源国家(地区)热力地图动态演变等。

相关建议

继续扩大跨境区块链平台试点范围,拓宽平台场景应用。在前期跨境区块链平台试点的基础上,建议继续拓宽平台试点参与主体范围。同时,积极调研市场参与主体的监测服务需求,创新和探索更多的“5G+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健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方面,积极推动外汇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发挥大数据监管质效。如探索建立联席工作会议机制,统筹使用发改委的投资项目备案、商务的投资统计、工商的营业执照登记、税务的交易征税、反洗钱部门的资金流向监测、外汇局的企业收支管理、公安经侦部门案件惩戒等监管信息,为真实交易创造更为公平、自由、便利的环境,使“5G+区块链技术”在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作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机构,外汇管理局应登高望远,加强前瞻性研究,制定适用规则体系。加强区块链+5G在跨境外汇业务应用过程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密切关注区块链技术实施和应用的最新进展,研判该技术未来应用于跨境支付结算等系统中可能带来的监管问题。梳理现有外汇管理法规体系,以试点的方式将应用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创新业务逐步纳入外汇管理。

转变监管理念,提升科技防范能力。在外汇监管不断提升科技化的今天,应坚持原则监管而非传统的规则监管,以结果为导向,从事后控制转变为实时控制,从交易后阶段转变为交易中监控,把控跨境流动风险,保障外汇市场的稳定,以释放区块链+跨境外汇支付等新金融形式的创新活力。在这一过程中,外汇局应主导构建区块链跨境外汇支付网关,掌握主导权,并对网关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支付的安全性,防止出现外汇领域的洗钱、逃汇等风险。

赞助本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91手机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shouji.com.cn/html/4g/hy/2020/1208/171466.html

作者: dawei

【声明】:91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返回顶部